科研经历的重要性
开头先通现在正在备考复试的朋友们说声对不起,我的问题可能给你们平添焦虑了。首先先说明一下楼主今年大三,是要准备26考研,自己学的是中药学,算是偏理工科了吧好像,但是关于这个科研经历的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不能忘却。我自己的学校是一个民办二本,所以考研就成了很多人临近毕业的选择,而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是经常会在课上和我们讲考研的事情。其中有一个老师经常和我们强调“科研经历”的重要性,就是说本科期间要有比赛的奖项或者能发表论文什么的,不然复试就会很难,这个话就让我非常之焦虑,尤其是我身边有两个室友大一时候就和老师搞科研了,现在是既有了比赛奖项又有了sci论文的发表,对比之下就让我觉得异常的慌张。虽然我的成绩是比他们两位好些,可是考研毕竟是看你的综合能力而非说死读书的能力啊。虽然本人后续也尝试参加过一次比赛,但是最后失败了没能获奖。所以现在算是可以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了,我心里却有点打退堂鼓,因为我怕因为没有这个科研经历就算我初试考得好复试还是被刷了不是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当然就这个问题我也是咨询过其他老师和一些上岸的学长,他们和我说虽说是很重要但是也不是决定因素,更多看初试成绩,也有说要看学校层次吧,好点的学校对这个要求就会高点,而且自身本科院校层次比较低的话复试的时候导师也会对我们的水平有个推断。虽然但是,本人还是会觉得有点迷茫,想看看坛友们怎么看。
最后我想说,自己其实已经决定好考一所双非院校了,虽然心里会害怕但是还是有点想死猪不怕开水烫试试,祝愿屏幕前每一个考研的朋友都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换来一个无悔的结局。
科研经历这种,除非学校本身很有资源,不然本科生大概是捞不着好项目的。况且,本科生就算做科研,能做多深呢?
比起求科研经历,个人建议这样:找一个专业相关的问题,深挖文献,总结出自己比较独特的看法甚至对某一问题解决方法的猜想。就算因为资源不足无法实现,面试老师也能看出你的科研潜质或研究思维。当时我考研初试分数偏低,复试就是靠这一招翻盘的。 科研感觉应该挺困难的吗,感觉本科生的知识不一定足够 以本人专业的经历,科研不是决定因素,大学生没有科研经历也正常,主要还是初试分数 大一小登路过,祝楼主上岸吧
我老师说能不能上岸也要看考的是什么级别的学校,选择了目标就是选择了竞争对手 确实是这样的 虽然你干不出啥有用的东西但是至少要有经历 做了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研究,当初我读了才知道自己不是和急流勇退了 先过笔试再说,现在考虑这些东西有点过度焦虑了 没有经历过考研,不过给楼主加油,做自己想做的就好 是一个加分项,但是我觉得主要还是看导师能不能喜欢你 没必要,也不知道你们老师为什么这么说,真有能力科研的几乎都保研了,很多好学校要的推免生比考研生多也是这个原因。既然要走考研,那科研经历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在专业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和见解 初试分高的话还是很有权重的,其实不用焦虑这些,相信自己能考高分,给导师好印象(有些导师确实会偏袒自己的学生) 没有经历过,不过反正都是成年人了,考虑好了就去尝试吧,加油,无悔 只能说科研项目奖项软著专利在复试面试都是很大的加分项,但考研最关键的还是初试分数
如果你一志愿考双非那跟你竞争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三无学生,因为本科阶段科研成果非常丰厚的都保研了 也不能说没差但先了解也没事,
是说楼主确定后先专心考过再来烦恼吧~其实有些不能掌控的问题担忧也没用...祝楼主考试一切顺心{:4_91:} 中药学,很必要考研,那么你说的那怕最后是双非二本也希望你去读。科研经历是加分,不是根本,你连线都没上,复试机会都没有,等于是看不清主次,真要说很硬的加分项应该是英语,因为都要考英语,顺势还可以把6级过了(500+)很加分。所以,考高分,抓英语更有效。 感觉给不出什么很有用的建议,但我的身边统计学来看,一般大学生有科研经历的永远是少数... 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确实是挺好的,加油!楼主大大:loveliness: 不需要想这么多,先把初试做好,复试主要看你综合素质怎么样,不需要非得在本科时期做出过什么成绩,大家平均水平其实都大差不差的,复试只要表现自己能抗压,不惹麻烦,会一些搞论文查资料的基本步骤就行了,很多导师最终还是想要省点事不惹麻烦的学生,真要每个学生都是科研大佬那不得卷到天上去了,没必要焦虑的,认清自己的同时不必妄自菲薄。 感觉还是要看专业,像医学类应该是比较重视这方面的,不过只要你初试分数够高,复试表现稳定就可以了{:4_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