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又来推荐b站拜年纪啦,这次我推荐的是拜年纪的sp:
《玛特罗什卡》
剧照:
电影:
不得不说,今年的拜年纪的sp简直封神了,艾导直接给我们拍了个电影,我看完直呼nb,已经可以跟今年的春节档五五开了(还是太谦虚了),下面是影片解析
“一趟列车,走的是选择,是变化,而嵌套在里面的是世事无常,是人生。
《玛特罗什卡》是由艾叶执导的于2023年拜年纪播出的单品电影。玛特罗什卡为俄语матрёшка的音译,即俗称的套娃,电影以此为核心意象展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主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矛盾激化的开端,而下部分则是矛盾的展开,发展,高潮与结局。本篇原型是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彼时苏联解体,俄罗斯出现有钱而无货的现象,中国便出现大量“倒爷”高价倒卖轻工业生活用品以牟利,而当这条跨中,蒙,俄的火车离开国境时,便是治安最混乱的时候,而这时,便是劫匪猖狂的时候。
故事发生的背景便改编于此,为架空世界,“东国”指代中国,“俄路斯”指代俄罗斯。
上半部分分五线叙述,分别是,第四车厢的金家姐妹二人,第二车厢的卧底警察二人,第一车厢的仓海水儿二人,第三车厢的还债兄弟二人。以及即将将土匪带上车的老大爷一人,共五条线,并列交叉行进。
下部分合并一线描述,以劫匪的行动为线索,将五个背景线串联起来,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揭示“玛特罗什卡”套娃的内涵,以及,本作真正想要描述的,与完全推翻上部分剧情的、成长与改变的故事……
也是一个人生的故事。
剧透警告
火车代表着人生。
火车从莫斯科出发,途径乌兰巴托,最终到达北京。八号车厢是个豪华车厢,共有四个包厢,每个包厢里的两个人分别代表一个人内心的两面,事实上只有四个人。这四个包厢并非处于同一时代,而是对应着四代人,而这四代人贯穿了乘务员金娴雯(第二代人)的一生(同时也是犯罪组织“六根弦”的始末)。在火车上,金娴雯将四代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讲述给前来调查的范警官(全身黑,代表黑无常)与地勤小谢(全身白,代表白无常),随着列车抵达终点站,范警官与小谢带着金娴雯离开,她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以下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四个车厢(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所对应的故事(括号里为对应包厢里牌匾上的题字)
牌匾上的字出自哪里?
佛说,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所以说,这四间房的牌匾,源自佛教概念。
三号包厢(求不得):
人物:金向舟,童童
求不得: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如此便有苦恼。其实若是鸡毛蒜皮,一针一线,不得也就算了,顶多恼一阵子,算不得苦。世间最怕两种求不得,一种是“得到再失去”,一种是“可望不可即”。 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情绪里不免伤心,焦灼和懊悔。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向俄国贩卖物资的倒爷钟向艟在回国的火车上被劫匪夺去财物并砍断两根手指,失去他从小的吉他梦想以及回国的希望而堕落,化名金向舟(“鐘向艟”=“金向舟”+“童童”,对应现实与理想)建立火车抢劫团伙起家,最后在莫斯科建立掩盖在吉他乐器公司之下的犯罪组织“六根弦”(吉他有六根弦)。(线索:四号包厢的母女合照中父亲金向舟少两根手指)
四号包厢(五阴炽盛):
人物;金娴雨,金娴文
五取蕴(放不下)
首先,解释一下五取蕴。
“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而放不下,则与五取蕴在一方面雷同——
佛教中讲的放不下,包含的范围很广。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是每个人,都存在妄想执著,所以无法显露出来。等于说,即便人人都有,但是被万象执著掩埋得太深,相当于没有。
但是这些妄想执著,并非是人天生就存在的东西。它会让人不断地去想要得到,想要去爱、去恨、去抛弃自己憎恶的、得到自己喜好的。
佛说这一切,都是人的妄想执著,只有将这些妄想执著,全部放下,你就没有烦恼存在了。但是一个人最大的苦,却偏偏就是“放不下”。不是放不下外物,而是放不下自己的妄想执著。因为它每时每刻,都能从你的心中冒出来,影响你的一切行为与情绪。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苦的根源,就来自于放不下。
金向舟遭遇背叛去世后,女儿金娴雯(“金娴雯”=“金娴雨”+“金娴文”,对应不凡与平凡)为躲避叛徒的追杀而乘上开往中国的火车,遭遇抢劫时凭借与父亲金向舟的合照吓退了劫匪,最后有小劫匪铤而走险折返抢劫,被金娴雯开枪射杀,并将尸体藏在床底。回国后金娴雯放弃了重振家族,选择回归平凡(最后一幕“妹妹”不愿像“姐姐”一样用左手,而选择用右手)。(线索:最后一幕的签名是金娴雯,“俄罗斯出生,中国人”,“左右手都可以,右手用的比较多”)
五取蕴/放不下,是所有苦难之源,这应该就是艾导选择将四号包厢里的金娴雯作为主角贯穿故事的原因。
这也正好串起开头,金娴雯给地勤组讲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金娴雯嘴里说出的,而这些被诉说的苦难,也是来源于金娴雯包厢上的三个字——放不下/五取蕴
一号包厢(爱别离):
人物;仓海,水儿
爱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一个人所有喜欢的东西,都会出现这种爱别离的现象。由此,人的心,会产生舍不得、放不下,心中不停地牵挂,由此而产生了许多的念想、烦恼。一个人的苦,就由此而来。
金娴雯嫁给了曾沧海(“曾沧海”=“仓海”+“水儿”,对应家庭与事业),并教会他不少俄语。曾沧海只会蒙语和俄语这些小语种,就业困难,只能在保健品公司当推销员,不得已在金娴雯怀孕期间到俄罗斯出差五个月,在妻子临盆前乘火车回国,遭遇劫匪时装作蒙古国人逃过一劫,后来途径蒙古国时被公司临时要求前往蒙古国继续出差,为了家庭生计只好与妻儿两地分离,在乌兰巴托下车。(线索:曾沧海手机上的联系人是“雯”,对应金娴雯)
二号包厢(怨憎会):
人物;老曾,二火
怨憎会: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
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金娴雯与曾沧海的孩子曾炎(“曾炎”=“老曾”+“二火”,对应正义与邪恶),作为缉毒警察前往莫斯科进入犯罪组织“六根弦”当卧底,期间因公染毒,后因经费花完而走上贩毒道路,内心痛苦纠结,最后在回国的火车上向组织自首。(线索:赴俄临行前母亲为他做了一桌子正宗俄国菜,说明母亲在俄国生活过;曾炎与曾沧海同姓)
所以四个人传承的核心物品是钟向艟(金向舟)在俄国买的绿色套娃,死后被女儿金娴雯带回国,金娴雯又送给出差的丈夫曾沧海,之后又送给孩子曾炎。
佛说,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还记得在下半部里登场的那四个劫匪的角色名字吗?——劫匪生,老劫匪,病劫匪,史爷(对应生老病死)所以,这部剧,很大部分应该是取自佛家八苦。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影片的心得与理解
看我这么辛苦地码字
来个免费的追随吧,万分感谢如果大家有时间,不妨去看一下,真的很值得看
那么,你对这部片的哪个车厢感触最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