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想跟大家讨论有关“看不懂的艺术”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也算是对自己思考结果的总结吧。
想到这个话题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几个月前豆荚猫一身红的造型出来的时候,论坛里就有人发帖表达了不解,并且表示疑虑,是不是时尚界/艺术界就全是被一些势力掌控着(原话不是这样,但是应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时间久远不太记得清了);另一个是最近看一些艺术作品分享的内容,总能看到反对的论调,甚至有一些言辞比较激烈的。
其实我在当时看到前面提到的那个帖子的时候就想写这个帖子了,但是我当时写了一下发现要牵扯的内容太多了,有点难写,就觉得算了。但是最近看到很多我觉得不太好的误解,所以觉得还是可以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前排提醒:有些内容如果不看完可能会觉得很没道理,所以请全部看完再下结论)
本篇主要围绕两个问题:
1.到底该如何看待艺术?
2.“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吗?
首先我想先说一个我最近几年发现的现象:很多人其实是没有能力把问题分成至少两面去看的,他们只能把一件事定一个统一的结论,并且这个结论多半是“好”或“坏”这样的比较两极的结论。
举个例子:去年安倍被刺杀,虽然全网大多数人都在叫好,但总有人要说这是恐怖袭击不应该为之高兴。这其实就是犯了刚才所说的错误。人作为一个思维复杂、脑容量较大的生物,是可以同时承载多种情绪的,我可以同时为安倍的去世感到解恨,也同时能为生命的脆弱和恐怖分子的可怕而感到悲凉,两者是不冲突的。我对原神的感受也可以分为对他们抄袭行为的不齿、mhy某些运营行为的恶心、某些偏执粉丝的讨厌、以及看到中国能创造出这样大体量且质量合格的游戏且能火到国外时的鼓舞。
所以回到今天的主题,我首先想说的是:实际上让我们感到不悦的不是“这个作品我怎么看不懂?”,而是“它凭什么受人景仰?凭什么卖这么贵?”
西方的绘画在印象派出现之前一直是写实的画风,直到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照相机,才开始有人不照着现实的模样画画(当然也有人会去画虚构的场景,但是都是尽量去让它看起来像真实的事物)。文艺复兴前的绘画描述的基本全都是宗教内容,而文艺复兴后,绘画的解释权也基本掌握在学院中。后来印象派出现的时候,法国沙龙官方在报纸上发布了一篇报道,详细论述了印象派是如何的丑陋、偷懒,并且不接纳他们进入画展,于是他们只能把画挂进酒馆里,等到有人看上了再进行购买。直到后来大家对这些新的表现手法的热爱超过了那些官方认可的写实绘画,他们才终于得到官方的承认。这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等,喷薄而出。
艺术似乎自由了。
杜尚从小学画,那时候流行立体主义,他画了一幅画去参展。他在立体主义的理念基础上加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融合了时间轴。这幅画就是《下楼梯的裸女》。然后这幅画就被拒绝了,策展方把画交给他哥哥,让他带回去给杜尚,并且告诉他让他改得更像立体主义一点。杜尚这个人其实很佛的,他很不爽,但是他也无所谓了,不给展就算了,也不想改。后来他逐渐发展,进入了官方的艺术家协会。这年他们协会准备办一个展,号称“最自由的展览,只要你将参展费与作品一同寄来,我们就会给你进行展览”。于是杜尚做了一件事情:他在楼下五金店买了一个小便池,在上面签了个“R.Mutt”,随上参展费就寄去了画展。之后到了展览的日子,他里里外外找了好几圈也没有找到他的小便池,于是他辞去了在艺术家协会的职位。之后他还做了几件作品,断断续续做了很长时间(可以看出来很佛了),最后作品也没有拿去卖,而是送给了朋友。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家里发现了一个他从来没有向他人展示过的作品。这个作品只为他自己而做。
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当时看不懂的印象派竟然是人民的代表,是反对官方控制的、自由的艺术,而在今天依旧让人看不懂的小便池,竟然也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艺术依旧不自由且被官方控制,是反对教条和统治的存在。
(下楼梯的裸女)(应该能看出来很像一个女人在下楼梯)
看到这有人就要说了:小便池本来就不是艺术品啊,人家拒绝他没问题啊。
什么是艺术品?没有人能得出答案。但是没有答案就是答案。
回顾这段历史,从前美术被官方垄断,印象派挑战了权威,于是印象派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立体主义变成了新的标准,后来小便池对当时的艺术观念进行了突破,却也会被以曾经的标准——美来进行欣赏。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好像不管什么样的突破,到最后都要被拿去跟从前被承认的形式作比较,不符合的永远会被批评。而标准只要存在,就可以被操控。这里可以再进行假设,如果艺术要有标准,那评价者就应该先了解标准再进行评价。而这个过成一定会因为艺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于是即使你不创作,你只是想要评价你也必须先对标准进行学习,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想要评价变得需要先取得资格认证,于是不从事艺术行业的大多数人都变得没有资格参与评价。这不是与我们普遍认可的“艺术为大众服务”完全相悖吗?而且,门槛高就有信息差,有心之人想要进行篡改就会变得无比容易。所以艺术不应该有标准。它必须没有标准,我才可以进行只为我自己的思想而创作。
这是艺术自由的意义。它不仅是创作上的自由,更是评价上的自由。因为它自由,我才可以在所有人都觉得好的时候说一句我不理解,我才可以在所有人都不理解时,不必为我产生的共鸣感到不合群。艺术必须自由,它的话语权才可以在每一个具体的人手里,而不是某一个组织或群体说了算。
小便池的意义就在于,它揭露了当时官方的虚伪,自诩为自由,其实还是有所谓的标准。而小便池本身并不美,它只是一个测试的工具,也成为了当时艺术价值观的证明。而且这也不是事后为了强行赋予意义的解释,因为如果它被展出了,那它就是艺术走向了自由的证明,而现在它没有被展出,它是艺术不自由的证明。
艺术一直以来都被抬得太高了,立于神坛上,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窥见一二。所以我们认为一个作品必须要符合一些标准才能被称为艺术品,可是同时我们却认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这不矛盾吗?如果你想要从事艺术活动(包括创作和评价),你就必须学习艺术相关的知识,可是人民包含了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其中学习过艺术相关知识的人是极少数,那大多数人民就又不能从事艺术相关的活动了。那艺术到底该不该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实际上大家说的“艺术要为人民服务”,更为完整的表达是“无论是谁创作的作品都应该为我服务”。观察常常将“艺术要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的人,你会发现他总是把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开除人民的范畴,这样的行为不过是把话语权争夺到自己的手上罢了,和那些进行垄断统治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就像前一阵被讨论的刀郎,许多人认为那些曾经批评刀郎的人是站在了大众的对立面,殊不知那些说刀郎的音乐让中国音乐倒退十年的人与现在这些在那英的社交平台评论区团建的人一样,都是一些偏激的网民罢了,两者都是人民。
所以艺术不值钱。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艺术活动,艺术的价值也在于精神,而不是转化为价格进行出售,能转化为价格进行出售的东西叫做商品。当然,这不冲突,一个东西可以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可是它的商品属性不应该成为艺术评价中的一环。如果价格可以证明艺术价值,那艺术将变得为钱服务,这样的艺术就会得到一个名为价格的新标准。
我们在对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心无杂念,仅对作品本身进行评价,然后再对其价格吐一口唾沫就好。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到底该如何看待艺术?
答:艺术是人类思想的具体呈现,既然评价,就应该考究它本身。当然是有大量的类似洗钱炒作的行为存在,也有垄断话语权解释权的现象。可前者是与艺术无关的行为,莫奈的睡莲也同样可以成为洗钱的工具,我们评价艺术时不应该将其纳入考量的范围。而后者,我们只要记住艺术自由就足以应对。
“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吗?
答:当然。可是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就是好的”。其意义在于:艺术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它依然高尚,但不高高在上。换句话说,包括艺术家本人在内,只要不是以某种政治高层的身份参与艺术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民大众。
所以对于豆荚猫的问题,可以这样解释:她的着装很大胆,在艺术上你可以有你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认为它好看/不好看/有意思/哗众取宠/无聊,同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时尚界掌权者对外界的潜移默化,但需要将这个评价与前者区分开。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理解了。
话题很大,我很难在比较短的篇幅说得很全面,并且我也有很多还没有认识得很全面的地方,所以可能会有说得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多包含。
=================一些根据评论区大家提到的想法进行的一些补充=================
我不喜欢“不是艺术”这种说法,像我上文所说的,艺术不该在神坛上,也不应该有标准。
认为“不是艺术”本身就是在制定标准,并且认为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你可以说这是你不理解的艺术,或者说我不喜欢这个作品,但不应该认为它没有资格称为艺术
艺术看不懂真的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那些做看不懂的作品的人互相之间也是看不懂的
关于“艺术不值钱”的补充解释:
不是说艺术品就只能看不能卖钱,前面也说了,一个作品可以同时是艺术品和商品的,像我们最常见的游戏、约稿等,以及可能接触的人比较少的艺术潮玩,它们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至少有最基本的观赏价值吧),它们会为了更畅销做一些谄媚的设计,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它就没有艺术性,只是多少的区别。
有一些反例,比如kaws,他的艺术最初是反对消费主义,可是在他火起来以后,他把他反对消费主义所用到的形象做成了潮玩卖给大家赚得盆满钵满,这个东西本身的意义就消失了,本来是反对消费主义的文化符号,结果自己加入了消费主义的阵营。不过那小人长得挺好看的,如果你认为它好看到值得你花大价钱去购买,那也不失为一种艺术价值吧
如果艺术需要有一个由大多数人决定的标准,那作为少数群体的同性恋,我们所喜欢的福瑞之类的文化都会在标准之外
“广大民众”真的是一个很难说的标准,如何定义“广大民众”呢?
假设用比例来定义,80%的人喜欢就算广大民众喜欢。那有多少歌符合这个标准?凤凰传奇的歌接受度有到那么高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那对于接受度恰好只有50%左右的歌来说,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按社会阶层定义,中产及以下的人算“人民大众”。如何找到一首歌所有的这些人都喜欢?或者再结合一下上一条,大多数人喜欢就可以,那就一样会有上一条提到的问题。按照受艺术教育程度来划分也是会有同样的问题。
况且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文化都各不相同,贵州随便找一个广场都能听到“难听”的山歌,以及像朝你大胯捏一把那样的作品,我们当然觉得很难听,但是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是喜欢,这也可以是他们的艺术。这个论坛本身就是小众爱好的聚集地,如果需要得到“广大民众”认可,那我们这里的所有的作品都不是艺术
说到底,“大部分人接受”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少数群体的霸凌。
如果一个作品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那这个作品一定当之无愧的艺术品,但是你不能说广大人民不接受的就不是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