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了德国浪漫主义风格。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作曲背景
《梦幻曲》是舒曼所作最著名的曲子,选自《童年情景》第7首。《童年情景》是一部曲集,一共有13首。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的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一些有趣的小品。”其中,就有《梦幻曲》。准确地说,这首《梦幻曲》即是罗伯特·舒曼写给他的恋人克拉拉的情书。关于这部套曲的创作动机,作者曾在给未婚妻、钢琴家克拉拉的信中写道:“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
演奏者介绍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03年10月1日-1989年11月5日),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霍洛维茨的琴音是灵动剔透的,但是同时,他有着使他获得“雷神”称号的左手。霍洛维茨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左手的重要性。他不仅不认为左手是演奏中的附属,甚至称呼左手是钢琴演奏中的指挥。音色上,他左手在低音部的独特击键让他演奏的音乐丰满而又极富冲击力,具有很强的音响性。
这首曲子是舒曼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支,舒曼本人也将这首曲子置于代表作《童年情景》最中间的C位。
82岁高龄的霍洛维茨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礼堂的独奏音乐会的谢幕时刻,再次弹奏的《梦幻曲》,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版本。
据说不同年龄段的人听这首曲子都会有不同的体验。现在的我感觉是:曲子最浓厚的情感最浓厚的便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伴随梦幻的旋律,我总会回忆起哪些触不可及的美好从前。
当然每个人对于乐曲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首曲子旋律舒缓美好,当作睡前助眠也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