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而终
一般说来,如有机会,大熊猫在一个发情期内雄性会与几只雌性交配,雌性大熊猫也会接受一只或多只雄性的求偶而成婚。它们每年选择的配偶通常并不固定,因此,相对说来.大熊猫们并不保守而是较为开放的。在野生状态下几乎很难找到大熊猫“从一而终”的例子。 但在人工饲养下的圈养环境中却发现了一些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见到甚至是见不到的例子。个别性成熟的大熊猫在发情求偶时,它仅固定地对某一只大熊猫感兴趣并接受其交配请求,而对于其它的大熊猫,无论它是多么英俊潇洒还是年轻漂亮.也无论它们怎样的“甜言蜜语”和歌舞,如何妩媚,均不感兴趣.并一概置之不理。 我们把这种现象戏称为大熊猫‘从一而终”。大熊猫“从一而终”是由于大熊猫求偶的选择性引起的。这种情况是个别现象,多发生在年轻的初情大熊猫中,而且也是暂时的并不是终生不变的。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大熊猫的年龄增长.和它们的“社会活动能力”提高,接触面增大.涉世一步步深入,它们会慢慢地“移情别恋”,接受更多的追求者。
喜新厌旧 圈养大熊猫繁殖的三大难题之一就是配种难,配种难的主要原因是雄性大熊猫繁殖能力退化,缺乏交配经验、能力。加之一些饲养大熊猫的单位提供给大熊猫生活的地块没有起伏错落而过于平坦,使圈养大熊猫在交配时不能像自然环境中的雄性大熊猫可以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势,通过调整交配场地和姿势来弥补其外生殖器短的弱点从提高交配成功率和交配质量。据统计,在圈养环境中的大熊猫,能够成功自然交配的雄性数量不到圈养总数的10%。因此,如何提高大熊猫的交配能力,对于大熊猫繁殖有着重要作用,也是自然繁殖大熊猫成功率高低的保障。 早在1991年,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一只雄性大熊猫能够进行自然交配。有了培训第一只的经验,加上专家们在培训方法上的不斯创新,使培训水平不断水涨船高,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有新的雄性获得了交配经验,提高了自然交配能力,从而壮大了大熊猫圈养繁殖种群。 在培育大熊猫种公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与前面介绍的大熊猫“从一而终”相反的行为,大熊猫也会“喜新厌旧”。 在培育成功第一只大熊猫种公兽(我们称它为熊猫A)后,繁殖场内的发情雌性大熊猫,无论是老是小,是否有交配经验,它们一个个都向它献殷勤,并接受它交配。在培训第二只雄性大熊猫(我们称它为熊猫B)时,有趣的事发生了。熊猫B刚学到一些基本技能,勉强能够进行自然交配,但还没有多少经验,交配质量不高,可是,发情雌性大熊猫开始“移情别恋”了。它们将过去的“老朋友”,“老搭档”抛到了九霄云外。偏偏喜欢熊猫B而不再喜欢熊猫A,所有的雌性大熊猫对熊猫B感兴趣而对熊猫A不感兴趣了,无论熊猫A如何甜言蜜语都打动不了雌熊猫的心。由于大熊猫发情高潮期持续时间短,为了不错过繁殖时机,专家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拉郎配”。这部分我们放到下个文章来说。 喜新厌旧不只是雌性对雄性,雄性大熊猫同样如此。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熊猫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它们同样有自己的“审美观”。但是圈养的大熊猫太挑剔了怎么办?没有那么多熊猫啊,所以大家觉得会怎么做呢,欢迎回复你的看法。
本文大部分来源为《情趣大熊猫》(中国林业出版社),部分细节来源于其他文献。
碎碎念:每次编辑完以后一发布格式又不对,还要重新编辑一边。这是为什么呀,哎,好麻烦。
还望路过的看官给个免费的追随,让我早日7级能开开活动车(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