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想法
说实话最近两周我的心情都不是很好,一方面我们那个老师真的不当人子,一门课布置两个课设不说,还有三次大作业,还要查笔记,考试还死难……另一方面就是我喜欢的电影在网上被骂的厉害,这种感觉就像……自己珍视的东西却被别人反感……虽然这种感觉谈不上对我有多大影响,但总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声明:我个人很反感,也绝对不会跑到夸某个事物的帖子下去骂,也不会跑到骂某个事物的帖子下去夸,去吵架,我尊重每个人的观点。这篇文章姑且可以算是小夸一下,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尊重我,别在评论区攻击我以及我的家人。
我想就针对近期《雄狮少年2》网上流传比较广的观点发表一下我的看法,不批判观点对错,不拉踩,不嘲讽,只是单纯发表我自己的观点。
一、关于眼距问题
《雄狮少年》系列眼距宽吗?宽!但是……丑吗?网上很多人骂雄狮少年为“唐狮少年”(此处无意冒犯任何唐氏患者),“眯眯眼”,但是只是因为眼距宽就是唐氏了吗?眼睛小就是“眯眯眼”了吗?唐氏患者的眼神是无光的,而电影里主角的眼神永远都是炯炯有神。西方所谓“眯眯眼”的特征从来不是眼睛眯起来,而是眼角过分高吊,眉心过分下垂,使整个眼睛看起来倾斜丑化,让人物形象看起来阴险狡诈。而主角的眼神,怎么看也和阴险狡诈,无恶不作搭不上边吧?
当然,重点并不在眼距问题上,而是关于眼距问题的一些争论,目前流传甚广的说法:“导演说他在广东采风时,看到那里的人就长这样。”谣言!这句话原意是,导演去广东采风了,但是是为了去考察那里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习俗,并没有对人物长相进行采风。其他相似的话,大多也都是谣言。
还有说这是西方专门拍的质量上乘但是审美极差的电影,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审美,我个人觉得有点极端阴谋论了……
二、关于电影是否“收了美国16亿美元”来抹黑中国,评论区夸电影的是否都是收了钱
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和投资方:
导演:孙海鹏
代表作:美食大冒险系列
监制:孙苗
代表作:《战狼2》(制片人及总发行人)、《我不是药神》(联合制作人及总发行人)、《流浪地球》(制片人及总发行人)、《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部电影的制片人及总发行人。
我想这种老牌制作人,应该不至于为了区区几千万票房的所谓“洗脑电影”砸了自己的招牌。
接下来是投资方:
主要出品: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是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中央企业
联合制作: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全部投资方均为中国企业,没有任何外资介入的机会,当然不存在“收钱办事”的说法,难道评论区和导演都是收了中央的钱来抹黑自己人吗?
比起美国花钱拍电影来抹黑我们,我感觉这种大批量的舆论更像是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西方民粹主义,旨在挑起我们国内自己的对立。
三、关于电影是否“辱华”
“眯眯眼”最早是西方提出的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这种面相在当时不只是在丑化中国人的长相,更是在各种影视作品中代表着奸诈狡猾,无恶不作的反派形象,久而久之,世界的印象就由:眯眯眼代表中国人+眯眯眼代表奸诈狡猾=中国人奸诈狡猾,变成了:眯眯眼=中国人。然而,西方要达到的目的从来不是让世界记住“中国人都是眯眯眼”,而是要让世界记住“中国人都是奸诈狡猾”,这才是眯眯眼被我们厌恶的本质原因。
我们国家一直在推行“文化自信”,不是一味的跟别人吵架,你抹黑我,我就要跟你开骂,而是要做到“你抹黑我,那我就把你用来抹黑我的点变成我的招牌”,从十几年前我们“中国制造”代表粗制滥造,质量低下,到现在我们的“中国制造”代表着质量与效率,我们国家做的从来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让别人无黑可抹。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呢?西方让“眯眯眼”代表了奸诈狡猾,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这种狭长的眼睛代表我们的力量与精神?一面说要拒绝西方审美,树立文化自信,一面又因为所谓“西方审美”而动怒,何必呢?
四、关于电影剧情拍的太假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电影拍的太假,练舞狮三个月就能拿舞狮大赛总冠军?舞狮大赛总冠军居然在广东挣不上钱,吃不起饭,还要跑到上海打工?打拳练三个月就能打败职业选手?
关于这个,我特意去了解了相关的信息,由于我无法去广东实地考察,只能通过网上的资料与视频来了解,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关于舞狮的训练年限:B站有一个up主叫“魅力龙狮”,他在当时就出过关于《雄狮少年1》电影剧情的讨论的视频,视频里采访了从小练习舞狮的专业选手,他们说,舞狮的训练时间是按年来算的,基本上不练个两三年基本功是不可能的,大部分舞狮队员都是从七八岁就开始训练了。
关于舞狮的赚钱能力:在广东,各种活动基本都会邀请舞狮,但是在近几年,这类业务也开始大量减少,不少舞狮班基本上只要一两队专业队员,其他都是学徒,而这种表演也是邀请学徒比较多,原因很简单:便宜啊!所以舞狮班近几年确实不景气,大多需要以业养业,专门从事舞狮,确实容易吃不上饭。
关于第二步打拳的剧情:一方面,主角原本是有一些底子的,包括舞狮要练拳,身体的柔韧性,体力等,所以练三个月和普通人练三个月还是有些区别的。另一方面,这里的比赛不是正规的官方比赛,而是一个俱乐部举办的一场具有表演性质的表演赛,所以选手水平肯定是不及正式职业选手的。还有就是,主角并没有训练三个月以后一路顺利的打到决赛,战胜最终boss,赢得奖金,而是止步于四强,然后继续学习新技能,最终又有了提升后,才战胜了反派。
最后,《雄狮少年》是一部带有童话性质的电影,他的剧情都是为了他的主旨而服务的,不可能像完全写实的电影一样,一练好几年,然后一打比赛,啪,输了,然后继续训练……这样没有意义,观众也不会爱看。
我的一些心里话: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雄狮少年就是中国在民粹扩大化浪潮下的一个牺牲品”,我觉得说得很对,当舆论的浪潮开始卷动,是非对错就已经无关紧要了,我只希望舆论的浪潮退去,时间最终能证明一切。
我曾经想了很久,我到底喜欢这部电影什么?喜欢主角的长相?不帅,也不至于让我喜欢的如此深刻。喜欢电影的美术或者剧情?说实话,这两部剧情都没有什么新意,大抵看了开头就能猜到后面的走向了,剧情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美术设计倒是惊艳,但绝不会让我想要二刷甚至三刷。那……我到底喜欢什么呢?
我喜欢的是主角的眼神!我喜欢他眼神的蜕变。
从第一部开头,怯懦讨好,面对霸凌只敢默默忍受,到后来经历突如其来打击后,被迫承担起家庭重担时,一个人来到大城市,眼中带着对未知的恐惧与对生活的疲惫,但总闪烁着不认命的倔强光芒。受了委屈,隐藏下眼底的难过与不甘,跟家里只报喜不报忧的少年。最后的舞狮比赛,跪在师父面前时,眼中闪烁着坚定而璀璨的信念感,最后跳高桩时,那种不顾一切,一往直前的少年意气。
到第二部开头,对生活有了期望,眼中充满生命力与活力,再到第一次走上拳台,对未知的恐惧与想要赢下比赛的信念,再到后来因为被反派舆论封杀后,也绝不罢休,为了争一口气而揭露反派阴谋的坚定而愤怒的目光。直到最后拳台上,摆出拳架,伴随着隐约的狮吼声,他的眼中燃烧着浓烈的战意与怒火,真的仿佛一头怒狮……
还有从始至终,主角眼中都闪烁着至真至纯的温良内敛的光,他没有因为留守而放纵自己,而是努力学习,想考一个好大学,他没有因为被霸凌而自卑内向,而是坚持乐观开朗,他没有因为太多生活的苦难而放弃,而是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走下去,他没有因为被网暴,被资本倾轧而失去希望,而是为了争一口气,敢于为了自己在乎的人而向不可敌挥拳。
从第一部走到第二部,主角终于完成了从病猫到雄狮的蜕变,即便是最平凡的人,只要心怀信念,也能做自己的雄狮,我想这就是导演想借助这个故事想传达给我们的理念。
上一次为一个角色眼红哽咽,还是在一本叫《凡骨》的书里,主角许太平,因为天生没有仙骨,所以承受了常人数百倍乃至上千倍的磨难,最终成为天之骄子……他为了守城,一人迎战千军万马,为了一方天地,明知不可敌而战之……明明剧情不算新颖,但总是能让我眼红感动……
我想,我大概是喜欢这样的灵魂,清澈纯净,温良恭让,历经磨难却不失最初的那份少年意气,心中永远有一份自己的坚守与底线,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能耐心看到这里,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认可,感谢您(鞠躬)
最后,出于私心,我希望各位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坛友,能在电影上线网络平台后,抽出宝贵的两个小时,抛弃所有网上的观点与成见,带着最纯净的视角去看看这部电影,谢谢(鞠躬)
在电影上线网络平台后,我想尝试着写一下电影解析,算是圆了我的念头了。
最后来个小投票:各位今年去电影院看了多少电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