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给大家拜个晚年。在这里祝泥潭的各位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顺意,在蛇年能够好好的蛇,快乐的蛇!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由Blackbird Interactive开发、Focus Entertainment发行的
《迷走深空:碎舰师》
它是什么?
不知道各位对于以宇宙大开发为时代背景的游戏会报以怎么样的期待。是像“超级小陶”所描绘的《星空》理想中的那样无拘无束的自由,复杂多样的星球?还是像“他还在发力”的《无人深空》中那样随机选择降落星球然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发展?亦或是如同《星球大战》一般轰轰烈烈的太空歌剧?
如果你有类似这样的想法,那么恭喜你!这个游戏与这些内容可谓是完全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将谜底写在了谜面上的游戏。游戏的全部,就是履行作为“碎舰师”的职责。
能做什么?
一个游戏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玩法。就如同当下的船只在彻底退役后,大多会被拉去拆解,从而达到高情商的说是环保,低情商地说是榨干最后一点价值的目的。在太空时代,当支起太空探索这一重担的舰只退役后也必然会有相同的境遇。不过不同于当下舰只动员大量工人,用上动辄几月乃至几年的拆解过程来说。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下,你需要独自一人在寥寥数日之内完成对一整所舰船的拆解——这并非是不可完成的,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困难。
加热切割,化整为零
拆解显然并不是一个轻松写意、毫不费力的工作。好消息是你不需要拧螺丝,这里甚至没有一把能握在手上的螺丝刀。坏消息是,舰只的主要结构都是刚性连接,切割将是不可避免的一环。
不过好消息也还是有,或许这个世界的设计师们多少还是考虑到千万个同你一样碎舰师的默默耕耘,他们很仁慈地用切割点作为连接的方式。(人人都爱模块化!)搭配你手中那把昂贵的高科技激光割炬,慢可精细的一点聚焦,快可大功率直接一刀两断,搭配良好的身位角度,能够一次切开成片散布的割点。化整为零,不过瞬息。
推拉牵引,分类回收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作为碎舰师的你也有着对拆下来的结构进行分类放置的责任,借助你手上那把科幻的钩锁枪,遵从UI给予的分类建议,将拆下来的所有东西扔到他们该去的地方,并获得属于你的那份工资。
爆炸即为艺术
尽管那群设计舰船的家伙们已经努力降低了拆解的难度,但总有些地方是割炬都无法撼动、高效拆解的。不过,不用担心,新来的监工也为你带来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宝器:定向炸药。这可是帮脾气暴躁的大宝贝,他们不光能让割炬都无法撼动的结构屈服,也可以让割据看看,什么叫做无差别攻击、爆炸的艺术——当然,也能让你见识见识“罄竹难书”的收益损失单和壮观的连锁反应。
这就是一个碎舰师需要完成的所有内容,看吧,并不复杂,不是么?
该注意什么?
如果一切真的就如上面所说一样简单就好了。可惜的是事情从入职时那份堪称霸王条款的合同与提取基因时痛到昏厥的体验都表明着事情不若表现得那样简单。入职后到手的以亿为单位的债额更是直接表明了这个以山猫为名的LYNX corp®那资本主义公司的丑恶嘴脸。
为了榨取每一分钱,对于你,他们总是不吝于多用一些。不同于当下在拆解前已经良好处理的船只。为了最快的完成拆解,同时降低用人成本,那些被送来拆解的船只,不仅没有良好减压、切断燃油输送管道,就连反应堆都还没有停止运转。而这些东西又过分脆弱了些,激光擦一下就会直接爆炸,如果爆炸性失压时有杂物高速撞到了也会炸,雪上加霜的是很多时候损坏的气压调节器、和不知道怎么就能够加上压的舱室让手动爆炸失压成为了不可避的选项,所以,炸炸更开心。当然,其他爆炸也能引爆他们,而复杂的管线往往正儿八经的有多米诺骨牌般的排布,一个炸了,绝对能给你的视觉和收益都来上一场绚丽的烟花。
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些本应直接被拉去销毁,舰上还有异常失控、智械崛起的AI搭载的舰只也会被送到你这里来,他们可不会管这些能随意开门、加减压甚至给你来一个爆炸性失压的AI,他们只在乎钱。
此外,这样一个令人血脉偾张、移动颇多的工作,显然对你太空服的氧气和燃料储备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工作还是不要太上心的为好,毕竟如若是有限的氧气和燃料用光了导致gg让账单上再划掉一笔重塑形体的费用,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同时,也稍稍管住自己躁动的心,不要追求速度,这里可不是重力环境,可没有空气帮你刹车,刹不住就是刹不住。还要谨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钩爪枪的推拉能力不会因为蓄力而增长,硬要推拉过重的东西,飞出去的不一定是物体,也有可能是即将撞到墙上小命呜呼的你~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碰撞或被吸走,试试用x和z伸出双手把,你的肘关节和强而有力的肌肉也许能救你一命。
总结
如何评价这款游戏?他并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拆解模拟类游戏,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弱解密、拆孔明锁的游戏。简化了很多的流程,玩起来实际上还是比较轻松的。就如我一开始所说:如果喜欢拆积木,那你大概也会喜欢这个游戏。在基础玩法之外,流程上也有收集和剧情要素,虽然存在感较弱,不过倒也是推进玩下去的动力之一。
当然,他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就如同其他所有的模拟类游戏一样。虽然游戏提供了四种基础舰只共计13个变种,并通过气密等内容尽力营造了一些随机性,但想要完成所有的流程,这些变化并不充分,在进入流程的中后期后,就会开始让人真的体会到上班一般的折磨和枯燥。
但本作最劝退退人的还是:晕3D,或者说是纯粹的晕。空间感不好、晕3D的人慎入!
本作几乎集齐了所有导致晕3D的因素,再加上第一人称的同时周围场景缺少明确区分,hud上亦没有能够清晰表明当前体位的指引,结合沉迷工作无心自拔时往往会忽视这些因素,经常导致在飞船内晕、一出飞船看到景象往往和预期的不同,更是晕上加晕,很多时候拽着东西还得转大半圈找对应的位置,压死骆驼的不是稻草,是稻草人。我玩FPS十年有余,这是第一个在如此高帧数下能让我晕到差点吐出来,甚至在写下这些内容的时候伴随着回忆头晕的游戏。
空间感不好、晕3D的人慎入!空间感不好、晕3D的人慎入!空间感不好、晕3D的人慎入!
最后的最后,结合他淘宝20元左右CDK,steampy上甚至能10元左右收到key的价格,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尝试一下的。
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起一个地……呃一整艘舰 考虑到后期实在是太无聊,而这个方法实在是太无脑,这段内容姑且当作一个彩蛋吧。 建议至少所有船都至少见过一遍、完美拆过一遍再用。 得益于本作“极为真实”的物理引擎,你或许推不动大物件,但你可以用卡在大物件里的小物件将其推动。 再加上一艘舰的绝大部分价值都在能放入船坞的结构上,计算金额时又不在乎你拆没拆下来,所以利用这个方法可以直接把一整艘船扔进船坞,直接收获2/3的总进度,然后美美下班——反正拆不完也无所谓,钱还照给,狠狠的薅资本主义公司的羊毛! 及 (第二个是董事长的视频,考虑到坛内晕3D的朋友实在是太多了,推荐直接看第二个,云完就行,虽然老菊玩的还是比较早期的版本,但是整体内容大同小异吧) |